【開欄語】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并發(fā)表重要講話,從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全局出發(fā),深刻闡述了辦好學校思政課的重大意義,為做好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提供了根本遵循。五年來,陜西科技大學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著力建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大力提升思政課教師教學能力,深入推進思政課教學改革,努力推動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同向同行,積極構建凸顯學校特色的“大思政課”格局。校黨委宣傳部開辟【守正創(chuàng)新 講好新時代思政課】專欄,采訪思政課教師和大學生的感悟和收獲,集中反映五年來學校貫徹落實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精神工作進展成效。
王瑞琪,女,陜西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22級研究生,曾獲陜西省第十四屆“挑戰(zhàn)杯”一等獎。
近日,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22級研究生王瑞琪應黨委宣傳部的邀請,接受采訪,內容擇要如下。
記者:你上過的思政課中,哪節(jié)課令你印象深刻?
王瑞琪:我們學院的郗芙蓉教授為我們講授的一節(jié)課令我至今印象深刻,那節(jié)課叫做《胸懷天下——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視野和倫理情懷》。在課堂中,郗老師從中國古代圣賢所講的“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來指明天下太平、共享大同是中華民族綿延數(shù)千年的理想,彰顯了中華文明的處世之道,立己達人的共贏觀念,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道義擔當,使我在品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理解了中國共產黨人世界視野和倫理情懷的歷史淵源。
研一期間,院長吳明永教授曾為我們講授過一堂課,名字叫做《“三農”問題與新時代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研究》。與本科期間思政課不同的是,這堂課,吳老師更側重于以我們?yōu)閷W習的主體,拋出問題,倡導大家獨立思考。他提出新時代鄉(xiāng)村振興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并以親身經歷鼓勵大家課余積極開展線下調研,深入了解鄉(xiāng)村基層,這使我們對社會實踐及鄉(xiāng)村振興相關調查研究產生濃厚興趣。受這堂課的啟發(fā),我的舍友帶領我們宿舍成員組隊,針對我們感興趣的農村電商發(fā)展問題,前往銅川市開展實地調研。經過前期調研和后期整理歸納,最終形成了一篇《陜西農村電商由“全”到“精”的發(fā)展過程——以銅川市為例》的調研報告,并在第十四屆陜西省“挑戰(zhàn)杯”中獲得了一等獎的成績。
記者:你參與過的哪次思政課實踐活動讓你印象深刻?
王瑞琪:在大二期間,我曾參加了馬克思主義學院舉辦的《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的紅色情景課堂。當時我們班所有同學都報名參加了活動,大家自發(fā)抽取課余時間聚在一起排練節(jié)目,最終我們確定了以《映山紅》為合唱曲目。表演當天,我們穿上了紅軍戰(zhàn)士的服裝,激情飽滿,高聲嘹亮,仿佛大家真的回到了那個年代,人民飽受生活的摧殘,唯一的希望就是待“嶺上開遍映山紅”時,“盼得紅軍來”。
記者:你思政課的成績怎么樣?你覺得目前的思政課考核評價方式怎么樣?
王瑞琪:我的思政課成績基本都在90分左右。我認為學?,F(xiàn)如今對于思政課的考核評價方式比較完善,并不會只局限于期末考試,而是會在日常的學習過程中,以學生為主體,通過小組作業(yè)、理論宣講、思政微課堂等方式,使課堂考核與實踐考核相結合。例如在大一的《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課程中,老師就曾布置了一次小組作業(yè),內容是選擇課本中感興趣的歷史事件,搜集相關資料,深入研究歷史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原因及發(fā)展過程。當時我們選擇的是“五四運動”,小組成員分工協(xié)作,分別負責搜集文獻、影視資料、學術論文,制作ppt等。這不僅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在于拓寬了我們研究歷史的視野,這些都令我受益匪淺。
記者:你為什么選擇跨專業(yè)至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讀研?
王瑞琪:在高中階段我就是一名文科生,對歷史及政治有著濃厚的興趣。此外,我本科期間所學習的經濟學、管理學、金融學等知識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專業(yè)有一定的相通之處。未來我也渴望成為一名合格的思政課教師,因為社會的發(fā)展需要思想的先行,更需要堅實的理論做基礎。我認為大學期間的專業(yè)課是教會大家生存的技能和本領,而思政課則是拓寬大家看待世界的眼界和格局。
記者:你曾參加過哪些和專業(yè)相關的社會實踐活動?
王瑞琪:讀研期間,我曾參加過馬克思主義學院2023年暑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在這次活動中,我們團隊前往貴州省銅仁市思南縣張家寨鎮(zhèn),開展了支教、理論宣講、走訪調研、文藝匯演等活動。我負責前往當?shù)氐膹埣艺W開展支教活動。由于這所小學的學生大多都是留守兒童,為更好地幫助他們健康成長,我們特別設置了“煩惱盒子”環(huán)節(jié),引導學生將自身煩惱寫下來,匿名放入煩惱盒子中,并逐一對煩惱進行疏導,鼓勵學生們努力學習,以自身行動拓寬走出大山的路,未來以自身所學回報家鄉(xiāng),助力實現(xiàn)鄉(xiāng)村振興。
(核稿:李曉 編輯:劉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