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
大學生春運!
防疫中的大學生春運!
年關將至,校園里的思鄉(xiāng)之情日漸濃郁,但是疫情防控的“鐵律”卻一絲放松不得,高校學子如何平安返回家鄉(xiāng)?一場牽動億萬家庭的“團圓大遷徙”刻不容緩,一次全社會關注的“防疫大作戰(zhàn)”迫在眉睫,一件各地政府關切的“民生大工程”勢在必行。
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今年的回家之路不同往年,全國各地、全省各地市異地返鄉(xiāng)隔離政策各不相同,規(guī)定乘坐的交通工具也各不相同。學子們回家須簽訂安全承諾書、持“離校證明”“離市證明”“返鄉(xiāng)證明”,還要接受多次核酸結果查驗,鄉(xiāng)愁不再是“一張窄窄的車票”能夠消解的,大學生春運工作難點前移,成為考驗高校應急管理能力的又一張考卷。
1月14日下午,全省教育系統(tǒng)疫情防控工作電視電話會上,陜西科技大學收到《西安地區(qū)大中專學校(含技校)寒假放假安排方案》,方案中提到:“陜西科技大學屬于低風險防范區(qū)域,可安排學生從1月17日至1月23日分批錯峰離校?!?/p>
春運的本質就是與時間賽跑。兩天之內,學校要調查全國生源地疫情防控要求、摸底學生返鄉(xiāng)計劃、制定實施方案、建立臺賬摸清底數、安排接駁車輛…急需一套詳細、完善、周密的工作方案。
畫一個點對點的“出行閉環(huán)”
兵貴神速。電視電話會后,學校立即召開決策會議。校黨委書記姚書志斬釘截鐵地說:“我們把娃們向前護送一段,他們的家鄉(xiāng)政府在后方迎接一段,打通前后兩個‘最后一公里’,把學生安全護送到家,全校上下齊心協(xié)力,要把寒假返鄉(xiāng)工作當作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
當日晚,一場“頭腦風暴”會議開到凌晨2點,從厘清全國各地防疫政策到預定運輸車輛,從大學生返鄉(xiāng)信息摸底到召開寒假離校主題班會,庖丁解牛分解任務,抽絲剝繭設計細節(jié),一套完整的方案終于成形,方案中成立了學校2022年寒假返鄉(xiāng)工作專班,分管學生工作的校黨委副書記郭強擔任專班副組長(常務)。
在次日上午的專題會議上,郭強語重心長地說:“細節(jié)決定成敗,我們決不能因為時間倉促就大而化之,今年寒假學校返鄉(xiāng)學生約有一萬九千多人,他們背后有一萬九千多個家庭在翹首期盼,我們就要為他們操一萬九千份心,全體學工干部要咬緊牙關、下沉一線,‘一生一策’幫學生規(guī)劃行程,確保他們安全到家!”
傾盡全部熱忱,建一個“陜科大客運站”。寒假返鄉(xiāng)工作專班的四個工作小組就是“客運站”的“四梁八柱”:
綜合協(xié)調組負責與省教育廳、政府部門的對接,并協(xié)調各部門開展工作;學生管理組負責做好離校學生的信息摸排,線上審核學生返鄉(xiāng)申請、為學生辦理各項通行手續(xù);運送保障組負責為學生進行核酸檢測、提供防護用品、做好等車及到站交接工作;安全保衛(wèi)組負責疏導交通、防疫安全。
“客運站”運行流程第一步——線上“購票”。各學院召開主題班會,對大學生開展行前教育指導后,學生根據家鄉(xiāng)疫情防控政策科學規(guī)劃行程路線,并用手機APP在學校易班系統(tǒng)提交離校申請;第二步——后臺“出票”。輔導員詳細審核學生的離校時間、交通方式等信息,與學生、家長分別進行線上通話確認,無誤后線上審核通過,線下為學生辦理離市證明、返家證明;第三步——排隊上車。校醫(yī)院每天為次日離校的學生提供免費核酸采樣服務,學生于次日持所有證明材料和健康綠碼,在學校沁園廣場有序排隊登程,學校準備了數十輛接駁大巴車,每小時一班將學生送往“兩站一場”;第四步——報告平安。學生離校至返家過程中隨時與輔導員保持密切聯(lián)系,及時反饋行程,到家后向輔導員“報平安”。整個過程中,校領導嚴密部署并全程參與,全體學工隊伍為工作主體,保衛(wèi)后勤工作戰(zhàn)線、學生志愿者密切配合,線上申請系統(tǒng)和線下運輸系統(tǒng)相互銜接。
運送方案確定了、工作流程明晰了,整個工作鏈條中還有一些漏洞需要修補。一是省內各地市、區(qū)縣的交通對接政策不明晰,有的縣由教育局派車到學校來接學生,有的縣要求學生先乘坐火車到站后,縣交通局派車接應…僅就陜西省而言,11個地市、107個區(qū)縣,對接政策也各不相同,提前開展溝通聯(lián)絡工作就需要大量人力。關鍵時刻,在組織部牽頭下,學校黨委緊急成立了10個聯(lián)絡小組,包干負責與省內所有區(qū)縣進行電話溝通。1月16日夜,校紀委辦宋平老師的電話已經打到發(fā)燙,還不愿停下,她負責對接定邊、靖邊、橫山、府谷等4個縣,一心想要幫助181名該4縣的學生盡快返鄉(xiāng)。在她的手機上,“陜科大定邊籍學生專車群”“陜科大靖邊籍學生專車群”“西安返綏高校老師聯(lián)絡群”…消息幾乎每分鐘都在更新,她還不斷地在給學生們打電話確認乘車時間,一條條信息、一通通電話鋪就了學子返鄉(xiāng)的通途,也拉近了校地之間的友誼。
其他9個聯(lián)絡小組也“平行作戰(zhàn)”,陸續(xù)完成對接。1月18日,校黨委組織部部長楊建顧不上頸椎疼痛,帶著頸托來到學校門口,把一批批學生送上返鄉(xiāng)的長途汽車。
二是情急之下,《離市證明》開不出來。1月16日,學工部在連夜為學生辦理一萬九千多份《離市證明》與《大中專畢業(yè)生離校返鄉(xiāng)證明》。學校所在的未央湖街道下轄三所高校,僅有的一枚公章靠人力在一夜之間蓋印在五萬余名大學生的離市證明上,時間根本不夠,為了確保同學們在返程之前拿到證明,陳李斌老師多方協(xié)調溝通,田雨杰、張欽峰兩位老師一晚7次往返街道辦,材料學院何選盟、經管學院鄧鯤鵬、羅列老師主動幫忙,本著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原則,最終區(qū)教育局與街道辦同意我校以制式函聯(lián)形式發(fā)放《離市證明》,保證學生只需1小時就可以拿到證明。另一邊,劉娜、張蕓兩位老師從下午兩點到晚上十二點,用了6大箱48包打印紙印制,再用十個多小時的時間“蓋章”,終于開具好《大中專畢業(yè)生離校返鄉(xiāng)證明》。
截至1月17日凌晨,運送保障組聯(lián)絡好15輛大巴車,綜合協(xié)調組與火車站、西安北站、火車南站、機場對接完畢,全體保衛(wèi)人員就位、全體志愿者就位,每名學生2枚N95口罩、一包一次性口罩發(fā)放到位,整套方案終于嚴絲合縫,“陜科大客運站”即將運營。
打一場五天兩夜的“攻堅戰(zhàn)”
謀定而后動,動若千鈞。
1月16日夜,注定成為陜科大全體學工人永遠難忘的回憶。這一夜,為了順利將學生們送上歸途,他們集體通宵奮戰(zhàn),駐扎在各學生公寓輔導員工作站,持續(xù)工作超過48小時。
綜合協(xié)調處是整個春運工作的信息中樞,這里的數據每小時更新一次,實時發(fā)往車輛調度點以及學生生源地對接單位,以保學生“出門有人送、下車有人接”。但是隨著學生改換交通工具、更改車次等不確定因素,接近兩萬條返鄉(xiāng)數據在不斷變化,單純依靠易班信息系統(tǒng)已經無法得出最精準的數據,需要全體輔導員不斷與學生電話溝通。學工部部長張凱凱召集緊急學工會議,堅定地說:“關鍵時刻,我們一定要打起十二萬分的精力,凡是校園圍墻之內的所有學生,必須一個不漏地關注到,離校的要摸清楚他的返鄉(xiāng)計劃、留校的要關心他的生活學習!”雖然學生生活區(qū)與教工住宅區(qū)就一墻之隔,可他已經一星期沒回家了,就住在辦公室,每天睡眠3、4個小時。
雷丹是電控學院電氣、自動化兩個專業(yè)299名學生的輔導員。1月16日晚10點,她開始對學生進行第三輪返鄉(xiāng)意向摸排,“電腦里學生的返鄉(xiāng)數據表一直在更新,大腦里的各種數據也在不停地碰撞”,雷丹說,“每個學生的信息都要在腦子里過上幾遍,我甚至都能記住許多學生的身份證號、手機號。”最終在凌晨1點多篩選出50名當日要返鄉(xiāng)同學的精準數據。送完數據,她又急匆匆準備給當日返鄉(xiāng)的學生分發(fā)《離市證明》和《離校證明》,一直忙到上午6點,又想起還要安撫不能回家過年的黃梓哲同學…
黃梓哲家在廣東,他11月底在學校參加體能測試時鎖骨骨折,非常想家。但是根據家鄉(xiāng)的防疫政策,他回家后全家都要居家隔離14天,為了不影響家里的哥哥姐姐上班,懂事的他選擇放棄回家,留校過年,他說:“丹姐很照顧我,住院時到醫(yī)院看望我,考研期間,她和同學們一起送我進考場,我覺得在學校過年也很好,老師和同學們就是我的家人?!?/p>
1月15日,新疆籍輔導員迪麗巴爾就開始擔心新疆籍同學的返鄉(xiāng)問題。往年他們都是乘飛機到烏魯木齊,但是今年的返疆之路困難重重,西安咸陽國際機場的政策是“可以起飛,但是出于安全考慮只負責包機運送?!币患苊窈斤w機141個座位,學校有意向搭乘包機的新疆籍學生數肯定不夠,在航運成本固定的前提下,乘客越少,票價越高。
“不怕,我們立刻給全校的新疆同學再打一遍電話,爭取更多人,實在不行,就聯(lián)絡其他高校的少數民族同學!”,帶著哈薩克族姑娘不服輸的韌勁,迪麗巴爾和大四女生凱蒂婭開始“組團”。一天一夜不眠不休,她們終于和西安石油大學的新疆籍學生“拼機”成功,以每人1360元的優(yōu)惠價格預定好了一架天津航空公司的飛機。緊接著又統(tǒng)一收費、安排座位、開具離市證明、聯(lián)系托運行李,一直到1月18日下午3點,把學校81名學子送上開赴機場的大巴。
“陜科大,好樣的!新疆,我們回來了!”在大巴車上,同學們高舉著手中的證明材料歡呼起來,至當晚10:30,這架滿含囑托的飛機緩緩地降落在烏魯木齊地窩堡機場,而迪麗巴爾老師又重新投入工作,繼續(xù)聯(lián)合其他高校的新疆籍輔導員,為剩余的新疆籍學生尋找“拼機”。
一手拿手機,一手拿對講機,左右手輪換接聽。學工部副部長田少寧擔任“陜科大客運站”的“調度師”。她說:“根據各學院上報的數據,綜合協(xié)調組的工作人員會再核實篩查一次,確保數據精準,17日有四千多名學生返鄉(xiāng),我們安排了15輛大巴車,18日預測有一萬多名學生,我們連夜及時聯(lián)系每個學院的學生工作負責人現(xiàn)場擔任發(fā)車員,開展學生登車、搬運行李、行前叮囑等工作,也根據學生離?,F(xiàn)場出現(xiàn)的問題現(xiàn)場辦公,保衛(wèi)處收取離校審批單,和學工系統(tǒng)大力協(xié)同,提高離校效率。從17、18兩日的情況來看,我們整個運送過程平穩(wěn)有序,而且充分做到了人車匹配,不空座、不浪費?!?/p>
最難的工作是數據統(tǒng)計的工作,校易班負責人李萌率領易班工作人員,加班加點完成各類數據的整理上報,包括在校生人數、已離校學生人數、每日核酸采樣人數、每日乘坐不同交通工具離校人數…學校為了實時、精準地向全社會匯報陜科大學子寒假返鄉(xiāng)情況,學生管理組的老師們連續(xù)奮戰(zhàn)36小時,設計了一個“返鄉(xiāng)數據大屏”,王正宏負責整理數據、張誠負責系統(tǒng)管理,及時準確地發(fā)布所有學生的返鄉(xiāng)動態(tài)。
幾天下來,王正宏的眼睛熬得通紅,嗓音也沙啞了,可是還在繼續(xù)奮戰(zhàn)。他說:“本輪疫情以來,我們學工隊伍的同志們都學會了‘碎片化’睡眠,得閑趕緊趴在桌子上睡一會,爬起來繼續(xù)工作?!边@就是疫情防控以來全體學生工作者的真實工作寫照,是各學院學生工作負責人帶著自己的輔導員一起奮戰(zhàn)的工作縮影。
在運送保障組,30多名校衛(wèi)隊員日夜輪崗、全程保障學生的出行,他們凌晨四點就來到發(fā)車點,殷勤地提醒同學們帶好行李、檢查好所有必備的證明。
各學院青年教師也組成一支幾十人的隊伍,前來幫忙。阿爾斯特學院王偉偉、材料學院歐陽海波、張新孟,經管學院邢戰(zhàn)雷、電智學院任喜偉、姚斌擔任青年教師跟車調度員,跟隨每一輛接駁車前往“三站一場”送站。設藝學院青年教師常亮從1月17日晚跟隨第一批返鄉(xiāng)學子開始,已經陸續(xù)送走了十幾批學生,每天早上5點起床,晚上8點回家已經成為他的“戰(zhàn)時作息”。
300名大學生志愿者成為運送保障的“生力軍”。校團委書記李鵬老師“調兵遣將”,帶領校團委全體工作人員,將志愿者分為秩序維護組、跟車服務組、行李搬運組、防疫消殺組,每2小時為一班,從凌晨5點一直干到夜里11點。秩序維護組的志愿者把即將離校的學生集合在學校沁園廣場,按照“三站一場”分列排隊,檢查離校手續(xù)、核酸檢測結果;跟車服務組的志愿者跟隨每一輛大巴車進行防疫檢查,中午車輛班次密集的時候,他們經常剛端起飯碗就收到歸隊的號令,只能囫圇吞幾口趕緊回到崗位;行李搬運組的志愿者幫忙安放行李,為了將一車40人的行李箱全部放進行李艙,他們經常要鉆進行李艙仔細碼放。
志愿者李昕玫17、18日連續(xù)2天擔任跟車志愿者,有同學向她道辛苦的時候她卻說:“這兩天我?guī)椭蠹遥?9號我回家的時候大家也會幫助我,這樣互相幫助、抱團取暖,不正是志愿精神的真諦嗎?”
送一程灑滿愛心的“平安路”
游子歸心似箭,校園“萬箭齊發(fā)”。
送一程,再送一程,在北客站出發(fā)平臺呼嘯的寒風中,校長李志健、化工學院黨委書記張巖、黨校辦副主任李述麟在路邊的長椅上吃完了冰冷的一餐。一輛陜科大的擺渡大巴剛到站,他們又放下盒飯,起來送又一批學子進站。
春運期間,為了確?!包c對點”把學生送到家,訾榮祿、喬明哲、張巖3名二級學院黨委書記挺身而出,率領一批青年教師,分別堅守在西安南站、西安火車站、西安北站,和各站地勤人員對接聯(lián)絡,迎接學校擺渡車,把學子們安全送進候車廳,并解決行程中的突發(fā)狀況。
1月17日,食品教改18班李翯要從火車南站上車到齊齊哈爾。齊齊哈爾要求出站的旅客須持有48小時核酸證明,但旅途時間就占去39個小時,為了避免檢測結果過期,訾榮祿老師從凌晨3點開始、用5個小時的時間終于聯(lián)系到火車南站附近的核酸檢測點,為李翯做了檢測。期間為了不讓學生受凍,訾榮祿通過多方聯(lián)系,請求站臺工作人員提前打開候車廳大門,讓學生進站取暖。
北客站出發(fā)平臺地勢高、風力大,張巖帶領7名青年教師,每天凌天4點起床就出發(fā),迎接我校到站的第一批學生。為了給學生節(jié)省候車時間,他們身穿軍大衣來回奔跑,每人每天要走3萬多步,有的教師累得坐在椅子上就睡著了,送完每天最后一批學生,已經是夜里8點了,他們才披星戴月地回學校。
兩天時間,在西安火車站的汽笛聲中,喬明哲帶領電控學院的青年教師陸續(xù)將2874名學生送上列車,幫忙檢查證明、搬運行李,一路上反復叮嚀、殷勤護送。
1月17日,副省長方光華來到學校以及北客站,檢查陜西科技大學學子寒假返鄉(xiāng)工作開展情況,看到學校詳細、安全、周密的護送工作后,表示高度肯定。校長李志健在北客站向他匯報時表示:“請領導放心,我們相信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在這場史無前例的‘春運戰(zhàn)’中,我們學校各部門通力協(xié)作、全力以赴,保證讓每一名學生出得了門、上得了車、回得了家!”
計算機201班的劉睿玲平安回到家后,在微信朋友圈寫下這樣的話語:“17號上午我坐上了學校安排的擺渡車,車上的志愿者們叮囑大家檢查隨行的各種證明、行李,覺得心里很溫暖,沒想到北客站還有我們學校的老師護送我們進站,這次,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什么是‘科大溫度’?!?/p>
輕化193班陳育彤回家后寫下了這樣的感言:“從1月15日未央區(qū)降為低風險地區(qū),到1月17日第一批學生離校返家,我看到了科大力量,也看到了科大速度。短短3天時間里有太多人在為我們回家而付出。2021年注定是難忘的一年,經歷了疫情封城,卻從不害怕;經歷了崩潰,卻一直有人陪。這所有的信心來源都來自于學校給的安全感、老師給的關心、同學之間的相互加油……這座城、這個學校,每一個人都是英雄!”
1月21日上午,陜西科技大學2022年寒假返鄉(xiāng)學生中,已有17122名學生平安到家,占擬返鄉(xiāng)學生總數的93%,剩余的學子也按照原計劃陸續(xù)返鄉(xiāng),陜科大春運工作基本完成。
向陜科大學子平安回家路上的所有辛勤奉獻者致敬!
從2022年1月16至20日,在陜西科技大學大學生寒假返鄉(xiāng)工作采訪中,記者多次被科大師生身上展現(xiàn)出的真誠、團結、敬業(yè)、奉獻精神所感動,胸中始終澎湃著一股激情。然而語言文字是蒼白的,整場大學生春運工作波瀾壯闊的畫面無法全部呈現(xiàn)于紙上,短短4天的采訪中,還有許多動人的細節(jié)沒有捕捉到,許多典型人物沒有觀察到,他們中有機關工作人員,有學生工作輔導員,有教師志愿者,有后勤保衛(wèi)戰(zhàn)線的工作人員…他們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晝夜不息地辛勤工作,每個人都是某一類工作群體的縮影,在此一并向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
——記者手札
(終審:李曉 編輯:雷超)